坚持以高质效案件管理为高质效办案保驾护航
时间:2025-01-09
来源:五大连池市检察院
作者:于滢
编辑:姜巍巍
录入:姜巍巍
审核:林楠
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,离不开案件办理和案件管理。案件办理是根本,案件管理是保障。五大连池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落实《关于印发案件管理部门贯彻落实<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快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>的实施意见》,践行“高质效办案好一个案件”的价值追求,发挥服务与监督职能,以“高质效管理好每一个案件”助推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明晰职能定位,承担好“大管家”角色
案管部门作为检察业务管理体系中的专门管理机构,是检察业务管理体系的中枢,五大连池院充分发挥案管部门在案件管理和司法办案中综合协调、联系各方的角色。一是服务于检察长、检察委员会的宏观管理,为院领导的决策部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我院案管部门在每季度结束前形成业务工作分析报告,定期召开业务态势分析研判会议,着重对业务部门异常指标进行重点研判,找准短板。通过有针对性地分析研判,使院领导对全院业务运行情况有了总体的、精准的掌握,便于院领导作出正确决策,有效促进了高质效办案;二是辅助于办案部门的自我管理,加强与办案部门的沟通,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。牢固树立办案一体化理念,利用内部监督线索移送机制纵深推进各部门协作,注重“四大检察”综合履职、同步发力,2024年,协调各部门共享案件线索10条,成案率100%;三是协同其他部门管理。衔接检务督察部门和政工部门,及时移送案件监管过程中发现的涉嫌违反检察职责的线索,结合责任追究和惩戒措施将监督事项、案件办理情况纳入业绩考评体系,激发检察官主动监督、规范办案的内生动力;利用业务讲堂有针对性组织开展集中学习,组织共同交流探讨,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。
二、发挥监管职责,提升专门管理能力
五大连池院案管部门充分落实监管责任人的定位,统筹人员发挥点穴式监管。一是在数据核查上出实招。业务数据核查是发现数据问题的重要途径,我院构建了多层次监督体系。一方面,案管部门建立“数据核查周通报”机制,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系统数据核查和随机抽查,利用系统规范性校验集中对案件进行反查,并通报反查结果,督促整改;另一方面,业务部门每个条线成立“检察官+检察官助理+书记员小组”,每名办案人管好自己的案件,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同时兼任数据核查员,形成办案检察官亲自查、助理辅助查、书记员学习查模式,办结一案,核查一案,不积压案件,最大限度杜绝漏填、错填、迟填、跨月等情况发生。二是在质量评查上见成效。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,评查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案件质效的提升。我院联动协作共同做深做细评查工作,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2024年,我院成立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,由案管部门牵头制定评查方案以老带新,由资深员额检察官指导助理、线上+线下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案件评查、常规抽查、专项评查7次,并在评查过程中,推荐出有代表性的案件、优秀的释法说理文书、优秀的评查报告供办案人学习,同时将评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,以“工作提示”的形式发至业务部门,避免类似问题发生。
三、驱动流程管理,实现实时动态监管
一是在流程监控下功夫。利用“智能监控+人工巡查”,我院在案管中心设置了专人通过逐案过筛子的方式,注重人工监控为主、系统预警相结合,重点对业务部门办案期限、文书制作、案卡填录进行全流程、全方位监控,构建“当日发现、当日整改、当日反馈”的闭环监督机制。2024年,我院制发《流程监控通知书》6份,口头提示18次,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,有效提升了案件质效。二是在把好案件“入、出口关”。把好案件“入口关”,对卷宗材料、管辖问题、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等逐项严格审核,提高案件受理质量,强化前端预防。把好案件“出口关”,送案审核是案件在检察机关的最后一环,我院案管中心设置了专人在送案前进行常态化审核,对业务部门对外移送的每个案件,重点审查案卡填录是否准确完整、文书制作是否齐全规范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和办案检察官沟通,符合规定后在执行送案,确保案件送审至公安、法院后没有明显错误。通过日常送案审核,我院案管部门汇总了易出现的案卡填录错误情形,并制作了“案卡填录常见错误清单”,作为工作提示发给办案检察官,有效提升了案件办理质量。
下一步,我院将聚焦案件管理中心的“中枢职能”定位,继续发挥服务、监管、监督职责,以高质效案件管理为高质效办案保驾护航。